您现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时政 > 教育时政

联系我们

湖南省桑植县教育基金会

  • 电话:0744—6231031
  • 地址:湖南省桑植县教育局院内

咨询热线:0744—6231031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丨张家界市:学生动起来,体质强起来

时间:2024-10-21作者: 原创浏览次数:123

     10月11日,走进张家界市各中小学,随处可见体教融合的和谐场面:操场上活力十足的啦啦操、训练馆内的汗水与激情、体育赛场上的拼搏与坚持……运动的“火把”激情燃烧,每一次起跑都在为青春加色,校园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体教融合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素有“体育之乡”之称的张家界市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工作,通过融合教育理念、丰富课程设计、革新评价体系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推动体教融合走深走实,让更多学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融合教育理念,树立新体育观

“体教融合并非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有机的融合。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重智育、轻体育’的偏见。”张家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家界的体教融合旨在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体育应该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让体育精神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深入落实体教融合,首先要开足开齐体育课。”张家界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丁辉介绍,张家界市各级学校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开设的刚性要求,保证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每周4课时、3~9年级3课时和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的课程设置。10月11日上午,在桑植县十一学校的大课间里,孩子们挥出手中的九子鞭,时而蹲伏,时而起跳,鞭上的铜钱互相碰撞,叮铃叮铃的声音响彻校园……这也是张家界市各级学校推动30分钟大课间的缩影。在张家界,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实行课程化管理,做到时间有保证、计划详实、内容丰富,并且每3年举行一次全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九子鞭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桑植县十一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松林告诉记者,体育可以是载体,也可以成为连接各学科、各领域的桥梁。“除了九子鞭,学校还组织学习了摆手舞、高脚马等具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项目,孩子们能在体育锻炼的同时,通过体育项目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与故事。”

开齐课程,为体教融合培育好了“优良土壤”,而想要开花结果,则需要学校与教师的“辛勤栽培”。为此,张家界市积极探索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让体育成为连接各学科、各领域的桥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们将劳动教育与体育锻炼相结合,通过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张家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校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劳动教育基地,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在出力流汗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记者在市教育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度,张家界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为68.86%;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0.89%,肥胖率为3.74%,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体教融合,让教育者、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团队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以及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性格。而这些都是学生未来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张家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融合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以前觉得踢足球是男同学的专属,学习了足球操之后,才发现足球竟然这么有意思。”10月11日下午,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小学操场上,刚上完体育课的学生刘洋兴奋地告诉记者。该校别出心裁打造花样体育课,创设了足球操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让不少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在推进体教融合的进程中,课程设置的深度融合是基石。张家界市各学校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实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踢足球、跳长绳、柔韧性训练……学生们欢呼雀跃地奔向各自的活动场地,这是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小学体育课的场景。该校的体育课实行走班制模式,学校分级分类开展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探索走班选课的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及时更新课表,以体育课程创新,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撬动体育教学方式变革。”永定区天门小学党总支书记李娟说,要想让学生增强体质,仅仅增加体育课课时还不够。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社团性质的课后服务开展个性化体育锻炼,学生既可以参与足球、篮球、排球等基础项目的训练,也能够体验陆上冰壶、轮滑、国际象棋等特色体育,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体育。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张家界市各学校抓住“双减”契机,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效果。在下午4时至6时,全市各中小学校的操场上,一个个跑动、跳跃的身影构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

“我们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校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丁辉说,一些学校将土家族的摆手舞、高脚马、板鞋、打陀螺和白族杖鼓舞等传统项目引进了体育课,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能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每年春天,桑植县第一中学都会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扛旗走在长征路上,编草鞋,练行军,在锻炼中感受乐趣,在磨练中接受成长。”桑植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文德波说,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和“发扬体育特色”深度融合,在学生们的课堂、课间体育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还通过郊外远行、“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带动学生阳光运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动。”丁辉表示,体育锻炼并不需要拘泥于特定形式,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推动学生身心两健、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融合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注意调整起跑姿势,小腿肌肉绷紧……”早上6点半,慈利县第一中学的田径场已经热闹起来。在教练涂志勇的叮嘱下,体育特长生唐涛准时晨练。7点半一到,结束训练的唐涛立马赶赴班级,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训练与学习的无缝衔接,唐涛已习以为常。

“这个孩子特别优秀,训练能吃苦,学业成绩也非常好。”涂志勇告诉记者,在2024年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唐涛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得了高中400米与800米冠军,同时将代表中国参加10月底在巴林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实际上,“文体两开花”的学生在张家界各学校不在少数,破除了大众对体育生“重训练、轻学业”的刻板印象。其中的秘诀,便在于教育评价体系的革新。

“当下,以学业成绩为单一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成为推动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记者通过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张家界市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2024年对市教育局履职监督评议的重要内容,以评促融,努力开创张家界市体教融合工作新局面。

  

通过深化体育竞赛的内涵,充分发挥其选拔与育人功能,张家界市转变“重竞技、轻健身”的传统观念,积极改革学校运动会模式,将竞技类运动会改为竞技运动会+体能测试+团体趣味运动,在保留选拔优秀苗子的同时,也通过团体趣味运动,将体育竞赛的激情与魅力传递给青少年群体,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

“我们的体育特长生,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级运动会选拔上来的。”丁辉告诉记者,“现在,运动赛事不再是少数特长生的项目,学生在运动会上展现天赋,就会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关注到这个苗子,并不断向上推荐,唐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多方联动、创新机制是张家界市深化体教融合的另一举措。2016年,张家界市业余体校与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联姻”。“体校的学生如今有两层身份,不仅是业余体校的学生,也是民中的学生。”张家界市业余体校校长向立新告诉记者,通过政府高位推动,体校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优质教育,而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学生同样也能接受业余体校的专业训练,实现共赢。

做深做实体教融合,张家界市用闪亮的成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省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八名、田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田径项目中荣获2金2铜,为湖南代表团获得佳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